在過去的四月中,台灣持續遭受著大大小小的地震侵襲,這一連串的事件再次提醒了我們,我們生活在自然環境中的事實。與此同時,為了紀念世界地球日,各種與ESG或永續相關的活動層出不窮,從響應地球日的活動、環境團體聯合聲明,再到永續論壇的討論,無一不在呼籲人們對環境的關注。
然而,有趣的是,除了上網搶頭香地震文外,大自然的活動對於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似乎沒有太大的作用力。
近年來,「永續浪潮」已在政府和產業界引起廣泛討論,無論是ESG、SDG、綠電還是碳權等國際議題,都成為了熱門話題。在投資者眼中,這些名詞往往被視為「政策加持」,充滿了利多題材,例如碳權概念股、電網概念股等。然而,隨著市場炒作和利多消息的傳播,投資者往往陷入追高、套牢、殺低的困境。即便想要效法巴菲特進行價值投資,參考企業提供的永續報告書,也常常無法看到企業的具體作為,而只是停留在紙上談兵的階段。
資本主義社會中,有利可圖往往能提供誘因,快速找到最佳解或優化方式才能脫穎而出。
「不受關注的事務註定會發展緩慢。」
那麼,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應用投資者的力量,讓企業從紙上談永續轉變成採取行動、擬定策略,並實際追蹤生態與自然對於企業營運的真實衝擊呢?
「永續投資」的吸引力?
當前對於環保與永續的議題,許多企業的思維仍停留在委託顧問公司寫出一份能得獎的報告書,但在這種趨勢下,外界對於「企業漂綠」的質疑聲浪也隨之水漲船高。究竟企業要怎麼與大眾溝通自身在永續上做出什麼努力?永續轉型之路又該如何獲取認同?
回顧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來自國際金融機構和專業投資人的影響對企業實施永續轉型起著強大的推動作用。投資機構在決定是否將某一公司納入投資組合時,除了考慮獲利表現外,還會參考各類永續評級機構的評分決定是否投資,對於上市公司或任何希望吸引投資者的企業來說,成為一項不可忽視的任務。
2024年農曆新年後,台股大幅上漲548點,台積電一舉突破800大關,房價指數也持續攀升。同時,00940一度成為全民搶購的對象,投資者紛紛解「銀行定存」和「投資保單」投入其中,最終募集的資金超過1750億。這種種跡象都透露出台灣民間的資本實力十分雄厚,而且全民對於投資更是非常熱衷。
對照於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花了四年規模才達到2560億,我們必須正視事實,國人對於投資賺錢的實質吸引力是遠高於永續主題的。因此要怎麼讓永續投資變得更吸引人,一個重要推手就是法人機構的態度,因為股價的拉抬或是滑落往往是由機構法人所控制。
但是,專業投資機構誠然是以盈利為導向,因此企業永續不能只停留下表面上的宣導倡議,必須能夠實質提升獲利能力,才能說服這些機構法人將其納入投資組合。長期而言,若民間投資人觀察到企業在營運上真正落實了永續,那就容易吸引外資和投信的投資,進而可能帶動股價上漲。小股東們才有可能會有充足誘因,像研究財報一樣,認真地審視企業提交的永續報告書,從而對是否投資做出決斷。
企業如何借助TNFD架構贏得投資人信任?
近年來,台灣企業紛紛舉辦永續論壇、加入各項永續協定,並實施植樹、淨灘等專案,表明願意邁向永續轉型。然而,「漂綠」的批評也隨之而起。同時,工商界不時以「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來詮釋對台灣投資環境的擔憂。
「漂綠」和五缺問題背後,其實隱含著一個共通的解決方案:
「企業可透過TNFD指引,及早評估自身面臨的自然相關風險,如水、電、地缺乏,以及人才缺乏的情況,並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和策略。」
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於2023年9月正式公布未來企業應揭露自然相關風險、衝擊、依賴度與人權治理的建議。
此外最近也能觀察到,企業經營面臨的自然相關風險日益突出,確實執行永續專案,已經不單只是錦上添花的作用,而是確實有助於排解營運上的潛在危機。如南台灣冬季常面臨嚴重缺水危機,其影響廣泛且深遠,觸及政府、企業、社會大眾以及生態系統。因此,企業都不該採用過去思維,將自然資本視作免費且無窮無盡的公共資源。
實事求是解決問題,借助科學、自然為本的方式,找出最佳解或優化方案,企業才能在各種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時代持續頑強的生存下去,而這樣有韌性的企業方能贏得投資人信心。